图尼亚孜·铁木尔:农机作业“南征北战”到安徽


(资料图)

“机子我已经保养好了,光保养车头就花了5万元。5月中旬,我一定带上机子过去。”4月21日,在温宿县温宿镇金华新村,村民图尼亚孜·铁木尔给4000公里外安徽省的一名农民经纪人打电话说。

图尼亚孜今年38岁,和农机打交道已有18年。高中毕业后先是帮厂家卖农机,2010年用积蓄买了一台小型收割机。当时,很多乡亲仍手工收割稻麦,图尼亚孜驾驶着他的收割机下地,一天能割50亩。乡亲们把他围了起来,纷纷掏钱请他收割庄稼。

从本县到外县,从南疆到北疆,随着跨区作业半径的不断增大,图尼亚孜的农机也不断更新换代。听说哪种收割机更先进,他贷款也要去买,买来后天天围着它研究。看他对农机如此痴迷,村里一些年轻人说他是“农机控”。

每年从夏到秋,图尼亚孜带上农机跨区作业。一台收割机一天能赚5000元,一个丰收季下来,图尼亚孜的“腰包”鼓囊囊的。年轻人看到后眼馋,有的买农机跨区作业,有的跟着他学习。在他的带动下,金华新村以收割为主的农机户达到43户。

6月上旬到喀什地区收割小麦,接着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7月中旬到北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9月底再到北疆收割玉米,10月中旬收割水稻。图尼亚孜的脑海里,有一张清晰的农机跨区作业图。去年,他的两台收割机赚了70万元。

看到本村及周边村农机大户越来越多,都是从夏到秋“南征北战”干得红红火火,图尼亚孜感受到了这一行的竞争压力。“要想干得更好,就要拥有更先进的收割机。机子越先进,工作效率越高,而且省油。”图尼亚孜和一同驾驶农机的弟弟商量。今年初,他卖掉了手里的两台收割机,花115万元从伊犁买了一台二手大型联合收割机。

“新机子也买得起,我先试验一下这款机子的效果,效果好了年底换新的。”图尼亚孜说。他没想到,收割机刚运回村里没几天,本地有几个农机大户也开始订货了,知道了市场上有每天收割600—800亩作物的收割机,大家嫌手头每天收割200多亩作物的收割机落伍了。

在朋友的介绍下,图尼亚孜把跨区作业地扩展到了安徽。那里小麦5月中旬逐渐成熟,他们干一阵子后回到新疆,赶上南疆冬麦收割季。由于机子收割各种粮油作物的模式可自由切换,这样他能足足干上半年。

“从新疆过来要走4000公里路,托运农机的费用需要3万多元,成本很高啊!”安徽的朋友给图尼亚孜“打预防针”。图尼亚孜则认为,这段时间和机子磨合好后,作业起来效率提高会赚得更多。赚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机跨省区作业先行一步,眼界更开阔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