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花海扮靓 “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星球、兔子花灯、时空隧道……1月5日晚,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花海,一场灯光视觉盛宴开启,五彩缤纷的花灯,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

“哇,真漂亮,妈妈你快看,这里有只‘大兔子’。”顺着小朋友兴奋的目光看去,一只红色底座上写有“兔年大吉”,手里抱着一柄如意的黄色兔子栩栩如生。接着往里走,各式各样星球主题的花灯,草坪上趴着的“大老虎”……每一个灯光图案旁,都围满了人群,有的在排队拍照,有的在直播,还有的拍了美景后迫不及待地分享给亲朋好友。

夜色越深,花海内的花灯越发美丽,大批省内外游客涌入,笑脸与灯光交映。五彩斑斓的灯光节,不仅吸引本地市民前来观看,更是吸引了周边省市的游客前来打卡,一睹灯会的热闹场面。


(相关资料图)

西宁市民张宇相约朋友一起享受特别的灯光盛宴,“听说,这里的花灯特别美,我们就从西宁开车过来看看,感受不一样的乡村夜景、乡村的发展前景!”

从高处俯瞰,美丽的花灯,明亮的圆月,让边麻沟格外美。从西安来的游客李河雨带着家人在花灯下拍照留念,各式各样的花灯将花海装点的分外耀眼,无论哪个角度,分分钟都能拍出大片。李河雨一边找角度给朋友拍照一边说:“看花灯迎新春,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这里美丽的花灯,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人在其中走,如在画中行。“看到大家都这么喜欢花灯,我感到很自豪。这是我在花海景区忙碌的第5年。每年3月开始,我就到景区里种花、锄草、维护游乐设施,随着旅游旺季到来,做一些引导游客的工作。”63岁的花海工作人员仲尕文高兴地说,“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我们这些村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奔头。最近,我被分配来调试灯光、检查灯组。现在,我每月可以领到2400元的固定收入,家里条件也逐渐变好了。”

幸福像花儿一样,正如景区门口展示的几个大字,灯光点亮了这个小山村的新世界,“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也带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窎沟片区发展全域旅游,照映出这里的幸福小康生活。

新年来临之际,窎沟片区的十个村收到窎沟片区乡村旅游产业园2022年集体经济分红31万元,比2021年提高8万元。

近年来,朔北藏族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辖区山峦叠翠的自然风光,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重点推动窎沟片区扶贫产业园生产发展,在全县树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典型示范和精品工程。

窎沟产业园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点”规划设计理念,在南京市结对帮扶下,通过对口帮扶、产业扶贫、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投资1.44亿元,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禀赋,打造了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村民通过产业园务工、农家乐发展等多种经营模式,快速拓宽增收渠道,不仅为村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真金白银”。

特别是2022年以来,朔北藏族乡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县“老爷山下党旗红 一圈四带十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下,创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党建品牌,努力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探索了一条新路径,逐步走出了一条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产业振兴乡村新路子。争取东西部协作、中央衔接等资金1845.8万元,依托窎沟片区乡村旅游产业园,实施花科庄村旅游扶贫、边麻沟村文旅服务、麻家庄村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旅游收入稳中有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大通县朔北藏族乡党委书记李红正说,“我们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注重发挥产业园作用,形成上下联动、聚力共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的良好氛围。以土地林地入股、项目资金和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入股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类经营主体和合作社,保障土地林地和项目资金的长期稳定收益,增加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记者 王 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朔北藏族乡 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