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集体经济 筑起富民强村梦
(相关资料图)
5月20日一大早,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黄河源驾校的教练们身着荧光色马甲来到场地,和学员一起打扫卫生、测量、划线。整齐的环境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近入学入教。
“往左打,往左打。”随着指挥声响起,教练俄代站在车辆行驶方向的前侧,正在认真指挥学员尕松东周倒车入库,通过指挥,尕松东周顺利完成倒库。
“我在这里工作5年了,是驾校老员工。”俄代今年50多岁,是土生土长长江村人,因没有一技之长,一直靠在附近打零工维持生计,孩子上学,妻子身体不好长年在家,日子过得很清贫。自从来驾校上班后,俄代每月收入2000元,生活安稳多了。“驾校不仅可以学车,学成取得教练员证后还可以在这里当教练,领工资。平时驾校还会组织一些线下培训,让教练员通过参加业务课程学习,提升技能,提高水平。现在村里有7人在这里上班。”俄代说。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牧民都开始学习开车。2019年7月,长江村“两委”看准时机与驾校原经营者协商,以370万元的价格将驾校所有权转让给长江村,但因村委会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所有款项,最终双方约定分期5年付清。几年来,曲麻莱县委组织部和村“两委”同驾校工作人员一起,通过建设场地、更新设备、购买车辆等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驾校共招收学员700余人。
“自2020年起,驾校每年收益达120万余元,今年就可以还清剩余款项了。欠款还清后,我们村513户村民都可以享受到年底分红。”长江村党支部书记索昂尼玛说。
蓝天白云,青草依依,星星点点的牦牛散落在草场间,长江村村民青梅才让一边放牧一边唱着藏歌,眼前的景致,让他觉得很享受,也很踏实。“这些年,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合作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太大了。”中专毕业在村畜牧业合作社务工的青梅才让说。
为扩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早在2012年长江村就成立畜牧业合作社,同年又整合34个草场,将5669余公顷草场变为统一标准的繁育基地,合作社采取放牧+冬季补饲的养殖方式,让零零碎碎的“小草场”成为高规格的“大牧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养殖规模从最初十几头牦牛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余头,村里的养殖业越来越红火,也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合作社一头种牛3500元,比外面便宜不少,还有养殖人员上门教授养牛知识,我们都愿意在这里购买种牛。”2022年底在合作社购买13头种牛的村民达哇扎西说。目前,长江村畜牧业合作社共有牲畜牛435头,适龄母畜298头,2022年收益达27万余元,为当地牧民致富创造良好平台。
除了驾校和“牦牛生意”,长江村还不忘发展其他产业。占地12000平方米的长江村建筑建材及五金加工综合市场内,汽车修理厂、电焊铺、五金加工坊……20余间大大小小的商铺正在营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长江村在北京昌平区对口援建及曲麻莱县政府扶贫产业扶持下,共投资339.68万元建设综合市场。2020年4月,37间商铺均实现出租,截至2021年底,累计收益达35万元,预计今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硬任务,着力破解增收难题。接下来,我们要把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和优秀青年等吸收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新方法,带领全体村民走出一条富民强村之路。”长江村党支部书记索昂尼玛坚定地说。记者 王 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