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青铜水禽重获新生

走进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一个摆放青铜水禽的展柜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鸿雁、天鹅这些可爱的动物彩绘青铜器神态逼真、形态各异。看着眼前这些精美的青铜水禽,你可能想象不到它们刚刚出土时锈蚀、矿化,破碎不堪的样子。

现在,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巧手“医治”,青铜水禽终于重获新生!


(相关资料图)

重回考古现场

这些可爱的青铜水禽是在哪里发现的?让我们回到当时的考古现场。

2001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联合组建的秦始皇陵考古队对秦始皇帝陵园区K0007陪葬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彩绘青铜水禽。青铜水禽出土于过洞之中,出土时大多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于坑底南、北侧的夯土二层台上。

从种类上看,青铜水禽可分为天鹅、仙鹤、鸿雁三大类,分别为20件、6件、20件。从姿态上看,青铜水禽可分为立姿和卧姿两类。20件青铜天鹅中,3件为立姿,17件为卧姿。20件青铜鸿雁中,4件为立姿,16件为卧姿。6件青铜仙鹤均为立姿。立姿青铜水禽掌下均设有踏板,而卧姿青铜水禽则没有。青铜仙鹤的踏板为镂空云纹,而青铜天鹅和青铜鸿雁的踏板为板状长方形。

令考古工作者惊喜的是,所有青铜水禽表面原来均饰有彩绘,青铜鸿雁一般以黑色颜料装饰,青铜天鹅和青铜仙鹤则以白色颜料装饰。

为了将这些文物安全提取,考古人员在现场进行了一些临时性的保护工作,对部分青铜水禽锈蚀严重的部位用加固材料进行加固,以增加其自身强度。

经过初步清理,考古人员将保存较好的青铜水禽直接提取,放于木箱之中,腐蚀严重、强度差的青铜水禽或者残块则用石膏绷带进行打包提取。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埋藏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该陪葬坑在历史上曾遭人为破坏以及坑体坍塌,青铜水禽出土时保存状况较差,腐蚀、残损较为严重。个别青铜水禽还存在变形现象,表面大部分彩绘层均已脱落。

中德合作“医治”青铜水禽

鉴于这批珍贵文物的重要性,青铜水禽的保护修复工作被列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2003—2006年期间文物科技保护项目。

作为中方技术人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邵安定博士参与了青铜水禽的保护修复工作。

“对青铜水禽进行实验室保护修复,首先要对青铜器进行病害评估,找出‘病因’。对青铜器进行病害评估,就是根据病害的类型、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案。”邵安定介绍。

围绕前期的保护修复工作,中德文保人员在青铜水禽铸造工艺、合金成分、颜料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科学分析后制定保护工作方案。文保人员检测发现,青铜水禽是用含锡量为10%左右的铜锡二元合金铸造而成,与秦始皇帝陵园区的其他青铜器相似。青铜水禽与早期秦文化青铜器使用相近甚至相同的铜矿矿料,因此这些矿料可能来自秦岭山区。

邵安定和同事们利用科技手段对青铜仙鹤的白色颜料、青铜鸿雁的黑色颜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白色颜料为磷灰石(骨白),而且在其样品中发现少量汉蓝和汉紫的颗粒,黑色颜料确认为炭黑颜料。原料的确定为文物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修复工作随即展开。文保人员对这些青铜水禽表面的覆盖层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机械清除,对比较脆弱的部位用手术刀、三棱刮刀、毛刷等工具进行手工清理。清理完成后,文保人员在室温下将青铜水禽浸泡在特殊溶液中一周时间,对有害锈进行稳定处理。最终,6件青铜水禽得以成功修复。

院校合作深度保护研究

2010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对剩余青铜水禽进行保护修复。邵安定将青铜水禽的制作工艺作为他博士论文的题目,为此开展了长达5年的系统研究,最终得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结论,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经过深入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邵安定认为青铜水禽为失蜡法整体铸造而成,与公元前一千纪古埃及、古希腊的大型青铜雕像的相关工艺较为接近。这种工艺在中国先秦青铜器上较为少见,表明此阶段秦文明中的青铜制作工艺受到地中海相关文明的影响。

“通过对青铜水禽的病害分析以及保护修复实践,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青铜水禽的内部结构,积累了对体型庞大、锈蚀严重的彩绘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经验,对后续青铜水禽以及其他类似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邵安定说。

如今,经过文物修复人员的巧手,部分青铜水禽得以在宽敞明亮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厅里与大家相见。这些青铜水禽按照实际大小仿制,栩栩如生、悠闲自在,有的怡然嬉戏,有的低头觅食,姿态各异,体现了两千多年前秦朝“大国工匠”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高超的工艺水准。本报记者 郭青 通讯员 张珊珊

关键词: 黑色颜料